繪畫:流派紛呈,名家輩出
明代中後期至清初之間繪畫的特色是地域性強。吳門與松江分庭抗禮,新安畫派異軍突起。文伯仁為藝壇霸主文徵明之侄,與謝時臣同為吳門巨擘。元代以來,文人畫為藝林主流。邢侗的書法後輩,松江的董其昌,與吳門分庭抗禮,當時有「蘇州畫論理、松江畫論筆」的說法。
晚明的徽州,經濟實力雄厚,藝術鑒藏風氣直壓蘇州,孕育了新安畫派。其特色是善用筆墨,借景抒情。因主題多為家鄉山水,黃山形象遂成為安徽代表。明清鼎革之際,畫家多為遺民,畫風趨於幽冷,有鮮明的逸品格調。明代石濤、黃山畫派、金陵畫派的繪畫,清宮皆未收藏。但它們的藝術性與重要性不可磨滅,值得我們重新認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