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
《落紙起雲煙》于右任、劉延濤書畫紀念展 系列講座
時間:12/1、12/8、12/15,周六下午14:00-16:00
地點:台北市金山南路二段222號6樓(創時講堂)
免費講座,請上網報名 https://goo.gl/r5jBNc
1. 線上名額50位,開場前十分鐘未報到,名額將給現場候補者。
2. 現場名額30位,開場前三十分鐘(13:30起)報到。
【第一場次】關於劉延濤對於于右任研究中的貢獻
時間:2018年12月01日 (六) 下午 14:00~16:00
講師:黃智陽(華梵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)
報名連結:https://goo.gl/kzLWM7
【第二場次】于右任、劉延濤 ‧ 亮節高風筆墨傳
時間:2018年12月08日 (六) 下午 14:00~16:00
講師:熊宜敬(長榮大學書畫學系教授)
報名連結:https://goo.gl/D21p9U
【第三場次】劉延濤的藝術創作風格與理念兼談于右任的太極意象
時間:2018年12月15日 (六) 下午 14:00~16:00
講師:林永發(臺東大學人文學院院長、美術產業學系教授)
報名連結:https://goo.gl/hioqpd




【第一場次】關於劉延濤對於于右任研究中的貢獻
劉延濤(1908—1998),別號慕黃。河南鞏縣人。詩書畫均擅,於當世藝文界享有盛名。與同時期張大千,鄭曼青都有美髯,有「畫壇三髯」美稱。1934年進監察院擔任于右任私人秘書,並協助編輯《標準草書》。1946年起任中華民國監察委員。1958年與張穀年、陳方、陶芸樓、鄭曼青、馬壽華、高逸鴻等合組七友畫會。
劉延濤追隨于右任三十年,協助右老十次編修《標準草書》,整理《于右任先生年譜》等。右老曾在日記中寫道:「延濤作我的年譜,極精細。」可知劉延濤深受于右任所倚重,因為他的關係,這些都成為後學研究于右任最可靠、最直接的資料。
不過,劉延濤的書法雖然受到于右任影響,也專長於標準草書,但是他的書法仍有自己的個人風格,並非以右老風規亦步亦趨,實為藝術家表現個性的自然呈現。
本次演講以劉延濤長年對於于右任研究的相關貢獻為主,以其書法藝術特色為輔,從而理解劉延濤之學術貢獻與藝術成就。
主講:黃智陽(華梵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)
黃智陽,別名黃陽。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碩士,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博士。現為華梵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教授、中國美術學院現代書法研究中心研究員、國際彩墨聯盟秘書長等。曾任華梵大學美術學系系主任、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主任、廈門大學、寧波大學與六盤水師範學院客座教授。
曾出版《台灣藝術經典大系書法藝術卷-吐故納新.承先啟後》、《戰後(1945-2010)臺灣現代書法發展研究》、《座北朝南-2011黃智陽書法作品集》、《無礙-黃陽書法創作集》等專業著作。
【第二場次】于右任、劉延濤 ‧ 亮節高風筆墨傳
今年(2018),是劉延濤逝世滿20周年,也是于右任逝世跨入55周年,逝者雖已遠,典型在夙昔,為了紀念這兩位至親至信如師生如父子的前輩賢哲,劉延濤女公子劉彬彬女士,特別慎重與辛勞的籌畫了這次與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合辦的「于右任、劉延濤書畫紀念展」,精選了60件書畫作品出版、其中30件展覽,從筆歌墨舞的藝術風采中彰顯兩位先生的互信互愛與真情摯性。
本次講座以透過展出作品中文字內容的表述,探究于右任與劉延濤二位先生的緊密關聯,並略數渡臺文人書畫家們的心境情懷,還原動盪時代的歷史刻痕。
主講:熊宜敬(長榮大學書畫學系教授)
熊宜敬,藝術文字工作者、策展人。
1956年出生於臺灣臺中,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。
歷任「典藏藝術雜誌」創刊主編、經濟日報「藝術鑑藏」版主編、「典藏古美術」總編輯、「藝外」雜誌社長兼總編輯、「大觀」月刊總編輯。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副教授。
現任台南長榮大學書畫學系教授、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教授、「藝術收藏+設計」月刊專欄作者,「中華文物學會」理事。著作:「渡海來台書畫名家系列一 ── 筆歌墨舞 ‧ 抒情寫意」、「渡海來台書畫名家系列二 ── 筆精墨妙 ‧ 氣雅韻深」、「高逸 ‧ 奇趣 ‧ 吳學讓 ── 家庭美術館」。
【第三場次】劉延濤的藝術創作風格與理念兼談于右任的太極意象
劉延濤(1908~1998)生於河南,他的創作總是有吸引人的力量,耐人尋味。主要是他並不刻畫自然的外形風景,而是透過筆墨寫出有張力有整體造形的空間。「何人大力轉乾坤,線水點山是淚痕。此意悠然難說與,從君笑我墨池渾」,劉延濤在筆墨縱橫氣勢恢宏的畫作中,有傳統水墨深厚的意境,有獨特個人的筆墨形式,有時代的感懷,有石濤「墨痕無多,淚點多」的興嘆,形成劉延濤個人獨特的藝術風格。
于右任(1879~1964)是中國近代最重要的書法家,被稱為「草聖」。本身創作超群絕倫,氣勢磅礡。1932年,在上海成立「標準草書社」,傾心盡力推廣標準草書,成為易識易寫,準確美麗的中國文字,是書法史上重要的貢獻。從于右任作品的結構、造形、意涵中,表現了東方美學的極致,也表現太極拳的意象之美。我們從于右任草書的筆墨風格和造形中,更能了解傳統太極拳鬆沉動盪,陰陽相濟,虛實相應,牽動四兩撥千金的道理。
劉延濤與于右任都是近代重要的人物,站在中國美術史的高峰上。兩人情誼深厚,於公於私都有密切關係,也都經歷時代的動盪。由於他們都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和東方哲學思維,為書畫藝術創作窮盡畢生心力,雖然才情個性不盡相同,都為這個時代留下精彩的一頁。
主講:林永發(臺東大學人文學院院長、美術產業學系教授)
林永發,1954年生於台東,性喜自然山水,從事水墨畫作、東方美學之探索。
經歷:現任台東大學美術產業系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。曾任美術產業學系主任、臺東縣文化局長、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館長、全國美展籌備委員、臺灣省美展國畫類評審委員。
獲獎:中國文藝獎章、台灣省全省美展首獎、韓國國際晚松藝術文化獎、韓國仁壽文化獎等。
著有:《林永發水墨畫集》九冊、《醇味山海臺東情》、《自然與藝境》、《窮理盡性》、《日出‧台東‧丁學洙》、《台灣美術發展史全集-台東篇》、《藝海情深父子畫集》《七友畫會及其藝術之研究》等。